在全球倡导绿色低碳发展的大背景下,电动船凭借零排放、低噪音等优势,成为内河航运和短途客运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。而电动船充换电设备作为电动船的 “能量补给站”,是保障电动船高效运行的关键基础设施。
一、电动船充换电设备类型
(一)充电设备
岸电充电设备
岸电充电设备是最常见的电动船充电设施,通常安装在码头。它通过连接码头电网与电动船的充电接口,将岸上的电能传输至船上的电池组。根据充电功率大小,可分为交流慢充和直流快充两种方式。交流慢充设备功率一般在 3 - 22kW,利用船上的充电机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给电池充电,充电时间较长,适合在船舶停靠时间充裕时使用,如夜间停泊。直流快充设备功率可达 60kW 甚至更高,直接输出直流电给电池充电,大大缩短充电时间,能满足船舶在短时间内快速补电的需求,常用于客运码头等对周转效率要求较高的场景。
移动式充电设备
移动式充电设备具有较强的灵活性,可在不同码头或水域为电动船充电。这类设备通常集成在车辆或船舶上,配备大容量电池组和充电模块。当电动船需要充电时,移动式充电设备靠近电动船,通过电缆连接实现电能传输。例如,在一些临时停靠点或没有固定充电设施的水域,移动式充电设备能够及时为电动船提供电力支持,解决应急充电问题。
(二)换电设备
换电设备主要用于电动船的电池更换。它包括电池存储库、自动换电装置和电池管理系统。当电动船抵达换电站时,自动换电装置将船上的没电电池取出,放入电池存储库进行充电,同时从存储库中取出已充满电的电池安装到船上。换电过程通常在几分钟内即可完成,相比充电,换电能够更快速地让电动船恢复续航能力,尤其适用于运营频繁、对续航要求高的电动船舶,如公交船、货运船等。
二、技术原理
(一)充电技术原理
交流充电
交流充电时,电网输出的交流电通过岸电充电设备的配电箱,经过电缆传输到电动船的车载充电机。车载充电机将交流电转换为适合电池充电的直流电,并对电池进行管理和控制,包括监测电池电压、电流、温度等参数,根据电池状态调整充电电流和电压,以确保安全、高效充电。这种充电方式的优点是设备成本较低,对电网冲击小,但充电速度较慢。
直流充电
直流充电则是通过直流充电桩将电网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后,直接输入到电动船的电池组。直流充电桩内部集成了整流、滤波、功率调节等电路模块,能够精确控制输出的直流电压和电流。在充电过程中,充电桩与电池管理系统实时通信,根据电池的状态动态调整充电参数,实现快速充电。不过,直流充电设备成本较高,对电网容量和稳定性要求也相对较高。
(二)换电技术原理
换电设备的核心在于自动化机械装置和智能控制系统。自动换电装置一般采用机械臂或轨道式换电机构,通过传感器和控制系统精确抓取和安装电池。在换电过程中,首先由传感器检测电动船电池的位置和状态,然后自动换电装置按照预设程序将旧电池卸下,放置到指定的充电位。同时,从已充满电的电池存储区取出新电池,准确安装到电动船上。电池管理系统则负责对电池的充放电过程进行监控和管理,记录电池的使用信息,确保电池的安全和寿命。
三、关键技术与标准
(一)关键技术
高功率充电技术
为了缩短电动船的充电时间,提高运营效率,高功率充电技术至关重要。这需要研发更高功率的充电模块和更高效的散热技术,以保证在大电流充电时设备的稳定运行。同时,还需要解决高功率充电对电网的影响问题,如谐波抑制、无功补偿等。
电池快速更换技术
换电设备要实现快速、可靠的电池更换,需要在机械结构设计、自动化控制和电池接口标准化等方面不断创新。例如,优化机械臂的运动轨迹和抓取力度,提高换电速度和准确性;采用先进的传感器和控制系统,实现电池更换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。
电池管理技术
有效的电池管理技术能够延长电池使用寿命,保障电动船的安全运行。它包括对电池的充放电控制、状态监测、故障诊断和均衡管理等功能。通过实时监测电池的电压、电流、温度等参数,及时发现电池的异常情况,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,确保电池组的性能和安全性。
(二)相关标准
为了规范电动船充换电设备的设计、生产和使用,国内外都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标准。例如,在国内,电动船充电设备需要符合《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》《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与电池管理系统之间的通信协议》等标准,确保充电设备与电动船之间的兼容性和安全性。同时,换电设备也有相应的行业标准,对电池的规格、接口形式、换电流程等进行规范,以促进不同厂家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。
四、应用场景与发展趋势
(一)应用场景
内河客运
在内河客运领域,如城市观光游船、短途客渡船等,电动船充换电设备得到了广泛应用。城市观光游船通常在固定码头运营,可利用岸电充电设备进行夜间慢充,以满足白天频繁运营的需求;而短途客渡船由于运营频次高,对续航要求高,换电设备或直流快充设备则更适合其快速补电的需求。
港口作业
港口内的电动拖轮、电动货船等也需要充换电设备支持。港口作业船舶的工作特点是频繁启停、短距离运输,换电设备能够快速为其更换电池,减少等待时间,提高港口作业效率。同时,港口也可利用岸电充电设备为船舶提供电力支持,降低港口的污染排放。
水上公交
水上公交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一部分,具有准点、高效的特点。电动水上公交需要可靠的充换电设施保障运营。通过在公交码头设置充换电设备,能够确保电动水上公交按时完成班次任务,为市民提供绿色、便捷的出行服务。
(二)发展趋势
智能化与网络化
未来,电动船充换电设备将朝着智能化、网络化方向发展。通过物联网技术,充换电设备可以实现远程监控、故障预警和智能调度。例如,运营人员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实时查看充换电设备的运行状态、电池电量等信息,并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船舶的充换电计划。同时,设备之间也可以实现互联互通,优化资源配置,提高充换电效率。
与新能源结合
随着太阳能、风能等新能源的发展,电动船充换电设备将更多地与新能源相结合。在码头建设太阳能光伏板或风力发电设施,将可再生能源转化为电能,为电动船充电提供绿色电力。这种模式不仅能够降低对传统电网的依赖,还能进一步减少碳排放,推动电动船行业的可持续发展。
标准化与模块化
为了促进电动船充换电设备行业的健康发展,标准化和模块化将成为重要趋势。统一的设备标准和接口规范能够提高设备的通用性和兼容性,降低生产成本和维护难度。模块化设计则使得充换电设备的安装、升级和维修更加方便,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配置设备功能。